法讯中国第333期
资本市场 CAPITAL MARKETS
《粤港合作协议》明确港金融龙头地位
香港和广东近年同病相怜,分别面对上海和长三角的迎头赶上,经济龙头地位岌岌可危。港粤早就倡言携手合作,对内互补发展,对外提升竞争力,惟一直流于泛泛而谈,未见协同效应。不过,随着两地昨天在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见证下签署高规格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下称《协议》),各界都寄望粤港可衷诚合作,令珠三角可与长三角争一日之长短。在北京出席签字的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图前排右】直言,《协议》的一大重点是明确了两地金融合作的地位和目标,即以香港金融体系为龙头,珠三角城市金融资源和服务为支撑的金融合作区域。
对于发展金融业,深圳和广州都有很大野心,甚至一度力争成为区内龙头,而香港亦不免有害怕优势流失的心态,因此三地在金融合作上,往往各有盘算。对于港深广定位,《协议》表明,以香港做龙头,广州和深圳作为支撑,并强调「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科大经济系教授雷鼎鸣指出,文字写得这样明白,在港粤过往的合作档上都未曾见,而《协议》是在北京于习近平见证下签署的,等于是中央明确告知广州和深圳,珠三角发展金融业要以香港马首是瞻,而广深就做好支持角色。
抗衡长三角
就两地金融合作实质措施,《协议》提出六大方向。针对近期备受瞩目的人民币业务,《协议》指出要扩大参与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地区、银行和企业范围,逐步扩大香港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和融资业务,鼓励广东银行对香港同业提供人民币资金兑换和人民币账户融资,支持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
本港金融机构最关心的问题,可能是有否北上拓展市场的机会。《协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金融机构在广东设立分支,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或组织;支持香港证券公司在广东设立合资证券投资谘询公司,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进入广东保险市场,鼓励香港保险代理机构在广东设立独资或合资公司,提供保险代理服务。
两地金融市场能否进一步融合,以及跨境产品和服务的前景,也是关注的焦点。《协议》提出,争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港股ETF,支持企业在深圳和香港创业板市场跨境上市;加强粤港保险产品创新合作,共同探索为跨境保险的客户提供服务模式;支持香港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广东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
香港是自由经济体,上述方向有的甚为具体细微,几至于「规划经济」,加上港粤力争把《协议》内容纳入全国「十二五」规划,是否有违本港向来的经济理念?雷鼎鸣直言,这是无可否认的,但他解释,对于香港经济发展来说,也是难以避免的事。他形容奉行国家经济的内地好象一家大公司,而中央政府就是老板;香港经济无可能脱离内地,若要向这家大公司争取商机,则不可不洞察其最新政策动向,更必须赢取其接纳,因此与广东签订《协议》,并争取其纳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香港发展经济的正确方向,也是必经之路。
合作效果更大
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学系副教授麦萃才说,过去香港与广东虽有一定互补,但亦不乏竞争和重复建设的情况,故在合作上困难重重,今次的《协议》在领导人的见证下,可以停止「兄弟内斗」的情况。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梁兆基表示,今次《协议》下大部分内容早已披露,甚至正在进行,但今次把不同协议下的内容纳入同一《协议》下,并写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成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有中央明确的支持。
渣打亚洲区总经济师关家明则认为,虽然粤港一直有合作,过去在双边合作发展上,很多时香港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且发展至某一阶段,往往要再向中央寻求批准,今次的《协议》可以有系统地把中央、香港及广东省联系一起,可以减省一些繁复的程序,以发挥更好的效率《粤港合作框架协议》金融合作六方向
扩人民币业务:逐步扩大香港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和融资业务,鼓励广东银行对香港同业提供人民币资金兑换和人民币账户融资,支持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
打击假币和洗黑钱:推进人民币跨境调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民币现钞跨境调拨机制,加强跨境反假币、反洗黑钱合作。
支持机构互设分支:
支持香港金融机构在广东设立分支,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或组织;支持香港证券公司在广东设立合资证券投资谘询公司,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进入广东保险市场。
支持跨境产品和服务:争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港股ETF,支持企业在深圳和香港创业板市场跨境上市;加强粤港保险产品创新合作;支持香港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广东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
支持港资企业融资:广东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在不违反WTO规则的前提下,适用于港资中小企业;支持广东金融机构为境内港资企业在内地发债;鼓励在广东的港资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
推动金融智力合作:
支持两地金融培训机构和人才的交流合作,打造金融高端研究论坛和平台,推动金融合作创新。
世行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至9.5%
4月7日,世界银行在其最新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中指出,中国改革重点是实现经济再平衡,包括使服务业和私人消费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摆脱倚重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倡导环境上的可持续性。同时,世界银行将中国2010年的 经 济 增 速 预 期 由8 .7%上 调 至9.5%,并预计中国2011年的经济增速将降至8.7%,与去年持平。
报告中称,国外需求复苏,东亚各发展中国家国内持续的财政货币刺激,消费支出的迅速回升,这些现象促使世行将东亚地区2010年实际G D P的增长预测调高至8.7%,比2009年11月的预测高了近一个百分点。世行认为,该地区内的产值、就业和出口大多已回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平,而这主要归功于中国。
报告同时还警告说,过早地结束财政刺激政策可能不利于这种复苏,因为在许多国家,私人投资仍不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维克拉姆?尼赫鲁指出”‘新常态’的特点是发达国家增速放慢,全球金融状况收紧,对发达国家债务水平的担忧增加,全球贸易环境更加困难。在这种背景下,东亚发展中国家需要在短期审慎地管理好财政刺激措施的撤出,同时重启结构改革议程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报告认为,结构改革重点因国家而异。其中就中国而言,结构改革意味着调整经济重心,包括让服务业与民间消费扮演较重要角色,并渐渐摆脱偏重投资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同时鼓励环境的可续利用。
报告指出,有两个共同目标有助于东亚各国应对新的增长放慢的大环境,即: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大规模转向绿色技术以及提高能效。资深经济学家《半年报》主要作者伊瓦罗?伊兹沃斯基说”区域货物和服务业市场为扩张提供越来越多的契机。深化一体化有助于推进全球和区域生产网络内的产业内贸易,鼓励发展聚集经济,降低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世行还表示,在预计经济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今年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且独立于美国制定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进一步上升。随着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的上升及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可能会升值,中国可以通过通货膨胀和名义汇率升值等多种办法来实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调整。
世行称,对亚洲各国而言,中国更需要收紧2009年来的宽松宏观经济政策,稳定通胀预期,降低资产泡沫风险、控制地方财政来源,”汇率升值能够帮助中国削减通胀压力并引导经济再平衡。”
中国农行IPO:投行的”烘烤大赛”
2005年,当审计师们开始审核中国农业银行(ABC)的账目,为该行计划中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做准备时,他们曾私下预言,农行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达到公开募股的条件。
经过了5年时间和190亿美元的政府注资,农行终于向21家国际及国内投行发出邀请,让它们为其在香港和上海两地的发行提交承销方案。农行此次IPO规模可能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合293亿美元)。
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交易,吸引了众多全球顶级规模投行的高管,他们纷纷飞往北京,参与中国银行家称之为”烘烤大赛”(bake-off)的角逐。
让银行高管们穿上围裙、戴上烤箱手套的,并不仅仅是农行IPO这一件事。
农行大多数竞争对手的增发业务,也将为投行带来业务机会。在去年前所未有的贷款热潮之后,这些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正排队等候募集新的资金。
由于政府鼓励宽松的信贷环境,以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促进增长,2009年中国各银行新增贷款9.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逾一倍。
中国工商银行(ICBC)、交通银行(BOCOM)、中国银行(BOC)和招商银行(CMB)等,都宣布了筹集新资本金的计划。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由于担心出现资产泡沫和通胀,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一直在提高资本金要求,并试图减缓新增贷款速度。
资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的中国建设银行(CCB)目前尚未宣布融资计划,但媒体报道称,该行计划通过在香港配股、在上海发行可转债的方式,筹资至多750亿元人民币。
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建行目前仍符合资本金方面的所有要求,有充足的时间来决定最好的筹资方式。
但分析师认为,监管机构非常希望各银行现在就筹集资金,因为目前的市场环境有利,而且去年放贷热潮中所产生的坏账尚未开始体现在银行账目上。
“监管机构非常担心向省级政府发放的贷款可能出现资产减损,因此正敦促银行现在就筹集资金,作为一种应对未来问题的缓冲。”法国巴黎银行 (BNP Paribas)分析师陈睆明(Dorris Chen)表示。”他们也必须尽快筹集资金,为农行的IPO留出时间,以免出现市场供应过度的局面。”
一些中国银行家私下承认,他们过去一年发放给很多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将很难产生现金流,最终将成为账目上的不良贷款。在中国所有银行中,农行历来是资产质量最差、不良贷款比率最高的一家,这也是它在IPO方面落后竞争对手这幺远的原因之一–大部分竞争对手都已在2005年和2006年上市。农行改制进展缓慢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承担了向农村地区和农业部门提供金融服务的政治任务,这迫使该银行在履行责任与追求利润之间进行权衡。
但北京和香港的银行家表示,近年来农行清理了资产负债表,并引进了新的管理层,目前已成为有吸引力的IPO候选人。
农行还将从中国政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中受益,该政策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农行拥有2.4万个网点,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全国范围内有超过3万台自动柜员机。中国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预计将出现大幅增长,而农行处于有利地位,将获得很大的一块份额。一位驻香港的银行家表示:”粮食生产正日益成长中国政府的战略优先任务,而农行可能从中国政府刺激农村经济的政策中受益匪浅。”
银行表外贷款禁而未止 中国或出台更严厉监管令
凤凰网财经讯 据路透社报道,随着中国收紧信贷,不占用贷款额度的信托成为银行规避政策的宠儿。通过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发放额度外的”表外贷款”,受到银行和贷款人的热捧。面对不知水有多深的这些表外贷款,预计更严厉的监管令将伺机而出。
信贷类产品分为信贷资产转让类和信托贷款类两种。银监会于去年底叫停了将存量贷款打包转出表外的资产转让类产品,但并未触及另一类银信合作产品–通过信托公司新发贷款的信托贷款。而这一贷款主体已渐趋向于负债率较高的危险客户。
至于这些表外贷款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因为不占用银行信贷额度,真实的数字难以估算。
两位银行业消息人士透露,银监会正在酝酿新的针对表外贷款的监控手段,以期规范银信合作,扫除监管盲区,使信贷数据真实化透明化。
用益信托工作室数据显示,信贷转让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数量在1月探底后,2-3月份略有回升,发行量分别为4、10和12只。同时,信托贷款类产品却大规模发行,1-3月数据分别为76、63和120只,稳稳占据着整个银信理财产品1/3的份额。
中国银监会去年底下发规范”表外贷款”的通知,要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当时发行的信贷类银信合作产品以信贷资产转让为主,大部分都在规范范围之内。
信托产品受宠
银监会今年以来先后透露出动态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要求等可能进一步收紧银行监管标准的口风。防范风险,从严监管或成为今年的监管主题。但银行在业绩的压力下,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各家银行为了调季度报表都在做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类的信贷资产业务,通过信托这一壳中介走理财产品的方式都玩疯了,这种玩法不占用银行信贷额度,各行的规模现在很难统计。”中信银行(0998。HK: 行情)(601998。SS: 行情)一位不愿署名的产品设计经理称。
交通银行一位相关部门人士亦表示,不管政策是怎样,只要有放贷的需求存在,银行总是会想方设法找到一些变通的方式。
而大量的表外贷款,提高了银行的杠杆率,但是在账面上又没有表现出来,使得真实负债的情况不明。
“表外循环的信贷资金会影响监管层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程度,也不利于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
他认为,在政府收紧银行信贷时便更为活跃,要彻底避免出现”表外贷款”的尴尬境况,监管部门还应创造条件建立信贷资产转让平台,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
逃避监管的常规武器
中国银行业表外贷款大约始自2006年,初衷是为了期末的贷款规模控制。将即将到期的资质不会发生变化的大型国企优质贷款转让到表外,腾出贷款规模,控制报表数据。一般每年的岁末规模最多。
“当然现在状况不一样了,从一种普通的非常规化的武器,变成了逃避监管的常规武器的话,那就可能会有比较大的风险。”渤海银行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徐峰称。
通过做理财产品来获取表外贷款的企业,往往是从正常渠道得不到贷款的企业。比如某房地产企业负债率很高,但从过往历史看却是银行的长期客户。于是银行在其不符合授信要求的情况下,通过信托公司为其发放信托贷款,出资人是理财产品的购买人。
曾操作过此类业务的某银行高层表示,这样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但事后仍会感到后怕:如果这个企业在获得表外贷款后还是没有活下来,承担损失的就不只是银行自己了。
徐峰并称,银行要意识到,即便是表外资产,但是也要相应的做出资本准备和贷后管理。因为实际上这个客户并没有完全与你脱离关系。
与政策博弈的无奈之选
2009年中国政府定下信贷投放最低5万亿的目标,而最终全年实际达9。59万亿。2010年全年的信贷目标是7。5万亿,而前两个月的2。09万亿,加上路透调查预测的3月7,750亿元,已用去全年额度的38%。
把信贷转移到表外运作,或许是银行在抢贷款、冲规模失利后的无奈选择。毕竟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要替股东赚钱。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高管抱怨道,宏观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可预见性,让下面的人无法做事。”年初若不冲贷款,怕同业挤占市场份额,以后一刀切不让放了自己吃亏;冲高了又怕会被叫去批评。”
而只要有市场需求,总是有操作手段。一位相关从业者就指出,如同去年银监会12月中旬发布针对表外贷款的规定,市场提早得到讯息,并在11-12月疯狂发售信贷资产转让类产品。新规发布后,偷完粮食的老鼠,早就进洞冬眠去了。
不过,另一位多年从事代客理财业务的银行业人士就称,”如果上面想管,还是管的住的。不是这种业务本身有多大风险的事,是国家对贷款规模的控制。和去年要求大规模放贷一样,政治任务谁敢不服从呢?”
“当宏观利益与(银行)微观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要看博弈的结果了。”交通银行上述人士说。
光大银行成为国内首家”碳中和”银行
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 继推出”绿色零碳信用卡”后,中国光大银行8日与北京环境交易所签订了《中国光大银行碳中和服务协议》。北京环境交易所称,光大银行主动实施低碳战略,成为国内首家”碳中和”银行。
根据协议,光大银行将通过付费方式,向北京环境交易所购买碳额度,用以投入符合规定的节能减排项目,以”中和”光大银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环保目的。
北京环境交易所作为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碳交易”特需经营实体,将通过碳足迹分析,计算出碳排放,再制定出碳减排方案。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表示,”碳中和”银行将根据测算结果和方案购买碳减排量以”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谓碳足迹通常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生产、经营、生活过程中因消耗能源或资源而产生的碳排放的总和,一般包括用电、燃气、交通运输等方面。
梅德文表示,目前碳排放交易已成为发达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而碳金融也越来越受金融机构重视,例如,汇丰银行已经成为”碳中和”银行。
光大银行副行长张华宇表示,成为”碳中和”银行是光大银行对于”倡导低碳减排、支持可持续发展”承诺的践行。光大银行还将通过建立绿色信贷机制、推动模式化融资、创新碳金融产品等多种方式继续推进碳金融业务。
据介绍,光大银行目前已明确授信项目的环保准入条件,对高耗能、高污染等行业贷款进行限制。
公司与商业 Corporate & Commercial
中国与哥斯达黎加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路透北京4月8日电—中国周四与哥斯达黎加签署《中国-哥斯达黎加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商务部(www.mofcom.gov.cn)在网站发表声明称,双方签署协议的代表分别为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哥斯达黎加外贸部长鲁伊斯。
哥斯达黎加候任总统劳拉?钦奇利亚将于今年5月初接任现任总统阿里亚斯。届时她将需要反对派议员的支持以通过法律,并使该国成为第三个与中国签署贸易协议的拉美国家。
中国商务部称,”中哥自贸协定的签署,表明了两国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坚持对外开放、反对贸易保护的坚定决心。”
声明并称,中哥自贸协定将取消哥方对华出口99%产品的关税,包括高质量咖啡和其它农产品等。而中国对哥方咖啡的进口关税未来10年将逐步实现零关税。
哥斯达黎加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九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哥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于今年2月份圆满结束相关谈判。
哥斯达黎加正积极寻求新的贸易协议,以向新市场开放其以农业与旅游业为主的经济。
拉美国家中的智利与秘鲁此前已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另外,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与东盟同中国也签署了自贸协定。
盖特纳突访中国 会议议程和主要议题未透露
美国财政部发言人美国当地时间7日清晨宣布,美国财长盖特纳将于次日在北京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进行会晤。此前盖特纳刚刚结束在印度的金融合作会谈。美财政部发言人安德鲁·威廉姆斯(Andrew Williams)表示,盖特纳和王岐山的此次会晤被安排在北京时间8日,将不对媒体公开。
威廉姆斯也没有透露会议议程和主要议题,更拒绝确认人民币汇率问题将是双方讨论的议题之一。威廉姆斯说:”盖特纳财长和王岐山副总理一段时期以来一直在寻求见面的机会。这次会晤在昨天得到确认。”
美国媒体在美财政部公布这一消息后纷纷猜测盖特纳突然决定访问中国的目的。美国有经济学家回应说,盖特纳访问北京不会在汇率问题上取得即刻的突破性进展。
盖特纳此前宣布推迟原定于4月15日发布的主要贸易对象国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此举被广泛认为是中美两国人民币汇率争端出现缓和的标志,盖特纳的声明也被认为是奥巴马政府在此轮汇率争端中释放出的不打算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一个信号。盖特纳在当时的声明中表示,在未来3个月中,美方将和中方举行一系列高端会谈。
另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7日表示,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在华盛顿出席核安全峰会期间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双边会晤。
白宫6日表示,奥巴马将在核峰会期间同胡锦涛讨论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只要我们与中方坐到一起,就会讨论能源、讨论全球经济复苏,当然也会讨论总统所谈到过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白宫发言人吉布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盖特纳宣布推迟公布有关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在美国国内引发热烈的讨论。美国众多媒体都对这一进展做出了积极的反应。《纽约时报》报道指出:”奥巴马跟中国领导人通话,双边紧张关系松动。”《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称:”中美关系或走出近期阴云。”分析人士认为,胡锦涛主席访美是一个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动作,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美方将很难坚持要给中国戴上一顶汇率操纵国的帽子。而全球核安全峰会和即将举行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会把双方的很多共同利益连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的对话高潮。
其他 Others
上海房管局:住房保有税何时开征尚需国家批准
新浪财经讯 4月8日消息,针对媒体报道的上海将拟征住房保有税顶替物业税一事,上海房管局回应称房产保有阶段征税需要经国家层面定。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庞元在回应中称,在房产保有阶段征税需要经国家层面定,而地方应贯彻执行好。”如果有关部门正在做一些研究也是完全正常的。”
有专家表示,虽然这一表态比较模糊,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上海已就住房保有税展开相关研究,但何时开征尚需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住房保有税已展开研究 何时开征尚需国家批准
今天有一则报道消息引起了房地产业内业外人士的关注:继重庆宣布拟征特别房产消费税后,有消息称上海拟开征住房保有税。报道还提到该项工作由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牵头负责,而目前基本方案已定。
报道还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住房保有税将对存量房和增量房一并征收,但会从购房套数、户型大小等方面来区别自住需求与投资需求,其中自住需求可免交保有税。
对此,上海房管局新闻发言人庞元傍晚发布回应称,关于在房产保有阶段征税的问题,早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了。之后也有媒体报道,部分城市空转试运行了多年,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引起热议。
庞元在回应中提到的”空转”指的是,自2003年10月份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征物业税就被写进全会公报。随后,2005年、2006年、2007年,政府每年都在提有关物业税的征收问题。
时至2009年5月25日:国务院又再一次发文研究开征物业税。但时隔近7年,中国的物业税好似雾里看花,不停”空转”运作。而近期有关物业税的讨论再次被人们”往事重提”。
他进一步表示,在房产保有阶段征税,要经国家层面定,地方应贯彻执行好。”而如果有关部门正在做一些研究也是完全正常的”。
上海一定会坚决贯彻国家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坚持”三个为主”的原则。庞元还表示,他表示房管部门虽不是税收征管的主管部门,”但如果政策出台,我们会积极配合贯彻落实好”。
但回应中既无指出”相关报道失实”,也并没有就相关消息明确表态”是或否”。
而上海易居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与新浪财经对话时直言,虽然这一回应”比较模糊”,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上海已经就住房保有税展开相关研究,但何时开征尚需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专家叫好上海拟征住房保有税
两会召开时,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坦言未来二十年房地产有涨价压力,同时坚定表示,今年房价一定要努力保持稳定。但自两会以来,包括上海、北京、杭州等一二线城市量价齐升,人们不得不”望高价房兴叹”。
“目前房地产市场成交中一部分是投机,还有一部分是恐慌性购房,消费都提前透支,砸锅卖铁来买房是有问题的。”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近日对新浪财经表示,市场的”疯狂”必然引起政府新一轮的调控,而酝酿中的住房保有税或许是其中之一。
而针对房产保有环节征税,其所起到的市场调节作用与物业税相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专家透露,”因物业税作为基本税种需要立法等多项工作的配合,又受制于目前房屋和土地分离的物权矛盾,住房保有税便成了较好的选择。”
如果这一税种最终获得批准得以开征,有专家表示这将会抑制房地产投机性需求,或使房价回落。杨红旭对新浪财经表示,物业税需要人大立法通过,但过程较长。因此可能会先以房产税或类似的名义先在个别高房价城市试点,主要目的还是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现在正是较好时机。
“因为三月以来部分城市的部分新盘又开始新一轮涨价,这等于是向中央调控方针挑战。”在他看来,虽然国四条和财政部近期关于2010年的工作部署中,都没说物业税,但用完善房产税来指代,”本质是一样的,我支持上海拟征住房保有税”。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现在过高的房价一定会起到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于热情高涨的投资客,有税的征收无疑是一大有利举措。”哪怕是空转都是好信号。”
同时他也表示,物业税或对挤压房地产市场泡沫起到一定影响。但可能现在并不是中国实行征收物业税的最好时机,条件尚不完全成熟。
“中央可能比较担心居高不下的房价,物业税空转了好几年,不过如果真的可以早一点落实,哪怕只是信号,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也是好事,可能物业税的消息更大意义在于心理影响。但就我个人而言,仍然非常赞同征收物业税。”尹伯成表示。
但也有专家对开征住房保有税后将转嫁到房价表示担忧,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印堃华教授今日明确表示,”不赞同”开征住房保有环节税,”住房所有环节税是在对房价’做加法’,从历来市场反应规律来看,这一层税收也将会转嫁到房价中,变相的推高房价。”
东方证券分析师指出,上海可能出台房产保有税的报导使得地产股将继续承压,此担忧也蔓延至房地产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板块,进而拖累大盘。
至收盘时,沪市房地产板块下挫1.79%,上榜表现最差板块。首开股份(20.17,-1.12,-5.26%)重挫5.26%,华侨城A(15.14,-0.57,-3.63%)、招商地产(22.73,-0.77,-3.28%)、保利地产(19.53,-0.62,-3.08%)跌幅均超过3%,万科A(9.34,-0.12,-1.27%)下跌逾1%。这已是地产板块连续第三天回调。(金霞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