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讯中国第332期
资本市场 Capital Markets
成思危:目前中国合理外汇储备应为8000亿美元
3月31日消息 针对近期涉及外汇储备多少合理的争议,经济学家成思危今日在上海参加”复旦兴业问学讲堂”时表示,中国目前外汇储备合理规模应为8000亿美元左右,而剩下三分之二需充分使用,否则会使货币政策受到较大限制。
截至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2.4万亿美元,而成思危所说的”三分之二”正指的是除去”合理规模8000亿美元”的余下部分。
成思危在演讲中提到,2006年他曾做过一个研究,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合理规模应在6500亿美元:其中战略性储备4500亿,战术性储备2000亿。
而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中国外汇储备必定需要相应增加。但成思危认为,外汇储备到目前的三分之一就够了,剩下的三分之二要充分利用,”2006年6500亿,我想现在最多就是8000亿美元。剩下的三分之二不用,那么货币政策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目前中国用8000亿美元买美国债券,而接下来该怎么办却让中国遇到两难的问题。”你说卖,一卖价钱往下跌,我们吃亏;但你要继续买,就更加受他的绑架,风险就更大。”成思危认为,接下来应既不买也不卖,”可以少量的买卖,但大量的买卖不行”。
对于如何用好余下三分之二的外汇储备,成思危提出三个建议:债券增量多元化、加大对外投资、争取贸易的进一步平衡如出国采购等。
在成思危看来,目前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灵活性还不够,他建议设立灵活双重的汇率目标区制度。”双重即为软硬标准,硬标准是对外公布,软标准是给自己的。”
他提出,可首先设置”窄的目标区”,允许波动范围在3%左右;随后将20多个人民币资本账户逐步放开,最终过渡到人民币自由兑换。成思危表示,放开的过程没有时间表,要积极更需要谨慎,”这取决于我们金融管理当局的管理能力,取决于合适的时机等方面。”(金霞 发自上海)
中国财政预算公开仍任重道远
今天,财政部官方网站公布了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数据,是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首次公开中央财政预算四张表格基础上,今年公开的范围,增加至十二张预算表。
财政预算收支,是一国国民的核心利益,预算民主则是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预算透明化、法制化、民主化,多年来一直为社会各界强烈呼吁,也是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目标。
2009年全国”两会”后,财政部首次公布了经全国人代会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和中央财政预算四张主要表格,迈出了中央财政预算公开的重要一步。
“与去年相比,今年预算公开的范围更广泛,内容更全面,科目也更细化。”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今天在答记者问时说。
增加8张预算表82款内容
如果关心国家公共事务,今天下午登录财政部官方网站,可在”财政数据”栏目找到一系列数据。其中包括,从国内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到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等各方面的财政收入情况;从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到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财政预算支出等。
该网站除继续公布去年首次公开的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等四张中央预算表格内容外,还增加了8张表格,包括中央财政国债余额情况表、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中央对地方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2010年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收支表等。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家庭,今天公布的这些表格,相当于把家庭收支各方面的一些大数,向’家庭成员’作了一个报告。”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恒教授说,这些预算表涵盖了预算中的基本内容,反映出中央财政收支的总体情况。
戴柏华介绍说,除了公开范围更广,内容更全面,科目也有所细化。今年向社会公开的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基本上做到了按款级科目进行细化。其中,2010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进一步细化为23类123款科目,比2009年增加了82款内容。
读不懂”账本”何谈监督
作为一个国家收支的”记账本”,预算收支报告编制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囿于各种原因,每年提交全国人代会审议的预算报告,都极难”被看懂”。这甚至导致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忽略了对预算报告的关注,预算监督大打折扣。
戴柏华说,每年提交全国人代会审议的中央财政总预算,由中央本级预算、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组成。中央本级预算在各部门报送预算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更细的数据主要在各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中体现,一些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关注的内容可能并不能从中央财政总预算中读到。再加上部分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并不专门从事财政工作,这就对政府预算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要求我们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图表、详实准确的解释来表述,以方便人大代表理解、审议和社会公众了解、监督。这也是我们一直不断努力的方向。”戴柏华说。
今天财政部公布预算表的同时,也将”预算编制说明”一并公布。”这主要是方便社会各界,更好地从预算数据的’数里行间’读出国家方针政策、政策导向、支持重点和预算编制的主要考虑。”戴柏华解释。
“只有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众读懂预算,才能知道纳税人的钱花到了什幺地方,花得是否合理和有效率,是否存在浪费、贪污或腐败,也才能谈得上有效的预算监督。”刘恒说。
他指出,预算报告是否易读易懂,文字表述只是次要问题,关键还在于预算编制是否全面、科学、精细。而要做到这一点,仍需仰赖预算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预算公开任重道远
“尽管今年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大有进步,但离预算民主、实现有效预算监督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刘恒说,财政部此次公开的12张预算表,多数是显示政府收入从哪里来的,对支出情况则讲得不够全面细致。而预算收支中,监督的重点应在支出而非收入。
点开预算支出表格,基本只是告诉公众在某个项目上支出了多少总费用。在刘恒看来,理想的预算收支报告,不仅是告诉国民要投一个项目,总体花多少钱,还要告诉国民,这笔钱中的每一分是如何花法。例如重大工程”南水北调”项目,要细致到河道需要开挖多少土石方,每立方米土石需要支付多少钱,预算表中能查到每分钱的去处。
“只有这样,公众才能判断,这笔钱如此花法是否有效率,是否有浪费和损失。但很遗憾,从今天公布的预算表中还看不到这些内容。”他说。
今天公布的”关于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的说明”,也显得过于模糊和粗糙。比如收入方面,只是说2010年个人所得税预算数为2542亿元,比2009年执行数增加175.28亿元,增长7.4%。理由则是”主要根据2010年城镇居民收入预计增长情况等因素安排”。
再比如,2010年证券交易印花税预算数为516亿元,比2009年执行数增加20.96亿元,增长4.2%。理由则是”主要根据2010年预计股票交易量安排”。
刘恒表示,预算收入是对可能收入的一个测算和预估,在对收入作说明的时候,应该结合宏观经济等各方面作出详尽说明,透露尽可能多的信息,明确市场主体和投资者的预期。但”关于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的说明”透露出来的信息非常有限,不仅让人看不懂,还可能影响公众预期。
“事实上,预算编制部门应该进行过严格的测算,但很遗憾,这一点未体现到说明里。别说老百姓看不懂,我们这样的专业人士也看不懂为何确定这样的收入目标。”刘恒表示,由于涉及预算管理改革中的一系列待解难题,财政预算公开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国家和有关部门下决心推进。
期盼部门预算公开
在今天公开的12张预算表中,还无法找到中央部门预算的相关信息。而中央部门预算,恰恰是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内容。
“对于公众来说,最应该追问的就是中央部门预算。真正能显示政府支出是否合理的,就是中央部门预算。”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剑教授说。详尽的中央部门预算,包括人头、办公、接待、出差、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
中国政府于2009年确定了”三年内公开中央部门预算”的目标,使所有的中央部门预算都向社会公开,成为”阳光预算”。
戴柏华今天答记者问时表示,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总预算、决算的公开,各部门负责本部门预算、决算的公开。在逐步规范地方财政部门报送同级人大审议的财政预决算报表格式基础上,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的预算、决算要按完整、真实、细化的原则主动向社会公开。同时,相关部门还将积极推动部门预算公开。
“改革必然触及很多部门和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难度相当大,希望中央下决心推进,争取尽早实现这个目标。”蔡定剑说。
戴柏华透露,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扩大中央预算公开的范围,增加预算公开内容,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夯实公开基础,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审计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财政部将努力让国家的钱花得更规范、更透明、更有效,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他说。
公司与商业 Corporate & Commercial
中国公司海外并购趋向谨慎
3月30日,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公司正计划采取更为谨慎的海外收购策略,寻求建立更多的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避免直接收购海外资产。
报告称,2009年以来,中国公司海外并购活动频繁,达到了创记录的298起。在海外并购中,国有企业占有主导,通过对2004年至2009年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交易分析, 81%的境外并购交易由国有企业完成的。
海外并购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式。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公司海外收购步伐加快,2009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达到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
经济学人所提共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买家过去更倾向于获得收购目标的完全所有权或至少控制权。在过去5年的并购案中,半数并购交易完成了对目标公司至少50%所有权的收购。但中国高管们正逐渐意识到这并非最佳方法,因为这种手段至少引起了公众和监管者的不安。
报告在深入研究大型中国公司并对110名中国高管进行了在线调查后发现,中国公司对海外并购准备不充分。82%的中国高管认为,中国企业缺乏境外投资经验管理是海外收购面临的最大挑战;仅3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具备整合并购企业的专业知识。
报告指出,中国公司对海外并购变得更加谨慎。在表示肯定或可能会发起海外并购的受访公司中,47%的公司倾向于通过设立合资企业或建立联盟来完成交易,只有27%的公司会选择收购的方式。
而随着金融危机艰难时刻的离去,针对并购目标的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而中国公司的投资需要获得政府部门的批准,耗时长,不确定性高,这将造成中国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金融市场的复苏也带来了更多筹措资金的渠道,因此中国买家会发现潜在收购目标的出售意愿降低。
报告研究认为,缺乏沟通是成功交易的主要障碍。中国投资者需要具备大局观和程序化策略,在并购中展现出商业和经济上的基本原则,对如何处理并购交易要有清晰的规划,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有清晰的认识,如果可能的话,明确中国政府部门在并购决策中承担的角色。
进入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接连不断。3月22日,中石油与壳牌宣布以约3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煤层气生产商Arrow能源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斥资18亿美元收购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品牌。
3月中国PMI环比增3.1% 显示制造业迅猛增长
核心提示:专家表示,3月PMI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达到55.1%,说明整个宏观经济格局,已经由刺激政策产生的快速增长,回落到正常水平。以纺织业为例,今年头两个月的内销与外销订单都有所增加。不过,考虑到下半年刺激政策可能退出,未来的经济走势仍难以判断。
陈明全近期为找不到员工而发愁。
作为湖北亚利服饰公司董事长,去年此时他缺少订单,但员工充足,仅仅缝纫车工就有900多人。今年此时相反,订单排到了6月份,但是车工只有400多人。”订单还在增加,国内外的都有,但是我这缺四五百人,整个湖北潜江可能缺1万多缝纫工。”4月1日,他对记者谈起目前的生产时说。
陈明全的处境是目前制造业加快生产,经济迅猛上升的一个缩影。根据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数字,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分项来看,制造业生产、出口、新订单、就业指数都在快速增加。不过,这样的形势能否持久仍难以确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指出,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突破12%,但是下半年经济可能面临下行压力。原因是,中国的刺激政策面临退出的可能,发达国家经济体实体经济恢复缓慢,一些国家对中国人民币升值施压,这些都会对出口带来影响。
“今年头2个月的出口增速在30%,但是预计全年不会达到这样的水平。”他在3月31日的水泥国际峰会上说。
国务院将在4月14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一季度经济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期召开了分析一季度经济的会议,提出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把握好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
制造业迅猛增长
陈明全告诉记者,服装行业的订单是从今年春节后开始快速增加的。
订单增加迅速,使得员工短缺更严重,为此他采取了各种办法。比如员工春节带薪休假,老员工再上班每人给200块,新员工给200块补助。员工住宿免费,每天员工只需要1.5元即可就餐2次。员工工资也上升,比如年薪从2008年的1.4万多元,上升到2009年的1.7万元,2010年则将达到1.8万元。
但是他仍招不满员工。他感觉这与乡镇的服装厂增加有关,此外大量的员工分流到别的行业。”这个行业后继无人,看来还是要增加工资,并增加福利,减少上班时间才能吸引到人。”他说记者说。
陈明全决定将餐饮全部免费,看能否吸引到一些员工。
他的招工难其实在全国的制造业领域都存在。根据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字,3月份全国制造业领域从业人员指数为52.9%,比上月上升3.0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称,此为6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显示随着企业新订单量增多,制造业劳动力需求呈增长势头。
3月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和新订单上升也很快。当月新订单指数为58.1%,比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出,本月近9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产品订货数量比上月增加或持平,表明制造业新订单数量大幅增长,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制造业经济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并购落定 李书福运筹沃尔沃第二步
让沃尔沃尽快在中国落地,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月30日,吉利集团在北京召开了一个盛大的媒体见面会,随后还将在北京举办一个庆功会,以庆祝将瑞典豪华车品牌沃尔沃收入囊中。
18亿美元买知识产权
北京时间3月28日21时,吉利集团与福特汽车就收购沃尔沃汽车集团及相关资产出售达成了确定的协议。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业最大的一起海外并购案。
吉利与福特发布的资料显示,沃尔沃汽车及其相关资产(主要为知识产权)的交易价格为18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将以支票支付,其他将以现金支付。交易价格的现金支付比例可能会调整,因为交易价格通常会根据养老金赤字、负债、现金与流动资本有所调整,其最终的影响可能会使支付给福特的现金大幅减少。
为了确保能平稳过渡,在交易结束之后,福特汽车将继续与沃尔沃汽车在多个领域内进行合作,但不会在沃尔沃汽车业务上持有任何所有权。
交易完成后,福特汽车还将在不同的阶段继续为沃尔沃汽车提供传动系统、冲压部件及其他汽车零部件。
为确保剥离过程的平稳完成,在过渡期间,作为交易的一部分,福特汽车也已承诺会在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常规部件的模具等方面提供支持。
在知识产权使用支配方面,福特汽车与吉利也达成了协议。协议将使沃尔沃汽车与福特汽车双方都能推行各自的商业计划,并能合理地避免误用。这些协议也将允许沃尔沃汽车能把其使用的一部分福特汽车知识产权转让给第三方,包括吉利。
此项交易预计于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但要符合通常交易完成条件,包括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复。
欲在中国年销20万辆
在这份长达1万多页的合同签署前,”李书福在瑞典召开了吉利集团内部的一个电话会议,发表了长达5分多钟的讲话称,艰苦的长征开始了。”内部人士称。
在李书福看来,成功收购沃尔沃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困难将会更大。因为迄今为止,在中国制造业领域还没有大宗海外并购后运营成功的经验。上汽在2004年曾以5亿美元收购了韩国SUV制造商双龙的控股股权,但后来被迫放弃控股权。2003年TCL用820万欧元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子的彩电业务;2005年联想拆资12.5亿美元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但这两家国内知名企业在实施了上述收购后不久先后陷入了巨额亏损的窘境。
在媒体见面会上,有记者试图揭开沃尔沃中国工厂落地何处的谜底,但李书福拒绝回答这一问题。
不过,从目前已知的信息看,其新工厂落户北京已几无悬念。在收购沃尔沃合同正式签署前,吉利运作沃尔沃项目的多家公司皆已经在北京注册,此前北京市政府为争取沃尔沃项目能在北京落地,曾派一名副市长与李书福洽谈,并承诺其他地方政府可以给吉利的优惠政策,北京市都可以做到。
按照李书福的计划,五年内,沃尔沃在中国的销量要从目前的年销2万多辆汽车达到年销20万辆的水平,从而结束沃尔沃长期的亏损局面。目前,让沃尔沃项目尽快获得中瑞两国政府部门的审批,显然是当务之急。
谷歌退出百度独大 搜索市场展开新角逐
【IT商业新闻网讯】(记者 原野)谷歌退出中国内地事件,远远没有画上句号,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可以说是明起波澜,暗涌急流,处在一个特别时期。虽然说谷歌只是退出内地,但对谷歌搜索还是影响很大。很多网民反映使用google.com.hk经常无法正常搜索,即使不是搜索敏感词汇,谷歌搜索也会出现卡壳。谷歌退出内地市场,百度一下子少了直接竞争对手,有”一家独大”的嫌疑,百度算法也在近期做了大调整。
谁将冲击百度搜索”老大”地位?
谷歌退出了中国市场,但中文搜索市场的竞争并不会因此停下来,让百度从此一家独大,这已经在业内形成了共识。处于第二集团的几家搜索引擎,包括搜搜、搜狗、有道、中搜等纷纷”摩拳擦掌”,意欲有所作为,试图接班谷歌成为百度的挑战者。
说到今日的中国搜索引擎产业,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五年都会保持高速的增长。对搜索引擎第二集团(腾讯搜搜、搜狗、淘宝搜索三家)而言,未来五年是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三家均是经过多年积累才走到如今的江湖地位。细论三家长短,却存在明显差异。
搜狗作为独立品牌,拼音输入法的影响力其实远大力搜索引擎的影响力。这个品牌错位,对于搜狗的市场发展,不见得是件好事。毕竟,互联网用户更在意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但搜狗的优势在于扎实的产品研发能力,更为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所以,搜狗在未来五年,发力更多不是产品,而应当着重市场品牌效应。
淘宝搜索情况相对复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强大的搜索。作为淘宝附属工具的搜索引擎,更多时候不被用户看作一个独立的品牌,而是作为特定领域的选择工具,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淘宝搜索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腾讯搜搜显然是未来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一匹黑马。来自去年第四季度的统计,在内地搜索引擎市场,搜搜占第四位,它的排名仅次于百度、谷歌、搜狗。相对于前三家,搜搜的优势十分明显。它背靠腾讯3亿用户这棵大树,又一直坚持独立品牌的市场运作,要论未来的增长潜力,相对于前两家,搜搜的主要优势在于平台。
公信力决定搜索市场未来
据统计,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近年来以超过30%的增长率持续攀升,但搜索结果公信力不高却一直为公众所诟玻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忽视、纵容甚至有意无意地利用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来赚取流量,也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为什么用户对谷歌推崇备至呢?优秀的产品,技术、品牌、用户的习惯等固然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但是,最核心的毫无疑问还是搜索的公信力,广告归广告,搜索归搜索,搜索结果不受金钱的影响。搜索的公信力相当于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即使产品质量相差不大,品牌等因素仍可形成差异悬殊的市场格局,更何况在搜索公信力这个问题上,各个搜索引擎的产品质量还是有差别的。
其他 Others
裴钰:3D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德政
好莱坞电影巨制《阿凡达》让中国院线迅速从2D向3D转型,也让中国的电影观众迅速走向成熟。然而,对待新技术、新潮流,却总有人抱着本能的抵制态度,荒唐地将此斥之为”3D视觉霸权”。
首先,3D电影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科幻、神话、灵异、动画等领域,以及珍宝鉴赏纪录片,还有远程医疗影像。因此,它对文艺片的创作和运营都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其次,3D在现阶段也存在着一些技术瓶颈,导演迈克尔·贝对《变形金刚3》的特效处理,也因此而犹豫不决。再次,3D是电影产业的动车组,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才会吸引大投资,这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文化产业的最大忧患是盗版,电影产业是最大的苦主。尽管《阿凡达》依然无法避免被盗版,但其票房长红,即便看过盗版的人,依然会选择去影院。这是正版第一次彻底击溃盗版,原因就在于3D技术的难以简单复制及制作成本巨大。
现在,国内各大制作公司纷纷采用3D技术,各地院线也纷纷上马3D项目,因为3D,制作方和院线不再害怕盗版了。有效的保障制作和创意,有效的保障院线和渠道,对于破土而出的中国电影工业,是真正的及时雨,3D能够帮助中国电影在盗版狂潮下挺身而起,真可谓一项”产业德政”。
2010年1月,香港电影发展局明确表示,推广香港的3D立体电影制作技术,以推动香港电影业多元化发展。发展局副主席林建岳说:”内地市场开放有助3D电影,内地亦陆续增加3D戏院,到时越多需求就越多人做,由于3D盗版难度高,因此可抗衡盗版活动!”
中国电影产业的希望在于文艺片的精粹制作,也在于商业片的成功运作。文艺片和商业片要理性并存,既要防止产业化对文艺片的侵害,同时更要防止电影评论标准的单一化,不能以文艺片的标准衡量商业片。文艺片进不了院线,不是3D的错,而是需要我们加大产业改革力度,实现渠道的多样化,让更多的文艺片通过租赁店、数字电影、电视的电影频道,来和观众见面。国内文艺片如今的困境,更和3D无关,要反思的还是整个文化环境。